再來談談憂鬱這件事。
這兩天我度過了難得的安靜週末。沒有跟誰見面,也幾乎沒跟什麼人講話;事實上,我除了必要的週末行程需要說話外,其餘的時間大概說不超過10句話。
我一直是個對於自己情緒很敏感的人,而且心底深處非常清楚自己情緒不好的理由,非常清楚。所以一旦察覺不對勁的時候,我傾向於退縮,找地方一個人安靜地面對,以便好好地釐清我接下來可以如何找到出口。若這發生在上班時間,就會令我非常困擾,因為必須維持最底線的禮貌,這樣的壓抑反而讓自己更陷入無人可訴的困境。
所幸這次是在週末。
只是原本通常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竄出來的不安情緒,ㄧ整個晚上沒睡好,導致週日白天依舊低迷著。我的敏感再度向自己發出警訊:This is not good news.
可能有些人會說風涼話吧?「太閒了才會想東想西」老實說,過去一年來,我體會了何謂忙碌,忙到沒時間好好坐下來寫部落格(寫文章於我而言是個對於生活感悟的梳理)。這樣的生活使我覺得自己好可悲;我不知是我背棄了生活,抑或生活背棄了我?現在好不容易有時間把重心放回到自己身上,不應該用「太閒了」來嗤之以鼻。
我一整天反覆聽著 “Don’t Cry”的播放清單歌曲(其實全部都是聽了會讓我難過到掉淚的歌),置之死地而後生。傍晚去了健身房,好製造些多巴胺快樂素。「回到這樣的有空可以低潮的平衡也算是好事,是吧?」我一邊做著重訓器材,調節吐納,一邊阿Q地告訴自己。
那些枕邊淚痕,隔天早晨化作眼屎,洗把臉就會不見。